5000余家企业通过专利实现质押融资总额达1533亿元,年均增长58%;120项专利金奖项目新增销售额6221亿元,新增利润1317亿元;上万家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超千家企业进入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行列;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达到3.6万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年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加速跑”,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速发展的真实写照之一。
应该说,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在整个知识产权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另一方面,企业是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并实现价值的主要载体。无论是政策的导航引领,抑或创新主体的探索实践,这5年来的实践一再表明,企业重视知识产权,是有战略眼光的表现;能与国际同行同台竞争,是企业有知识产权实力的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加强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以2013年为例,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家知识产权局便围绕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创新,当年开始全面推行实施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有近1800家企业开展了贯标工作,200多家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机构全面参与;同期开展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也确定了首批12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771家优势企业。随着一系列工作深入推进,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5年来,我国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已经取得了喜人的发展成绩。2016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4%,各类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达42.8亿元,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达到1.8万家,涌现出一大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我国的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工作架构基本形成。
质量为基 彰显自主创新实力
无独有偶,像华为公司这样,以质量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知识产权实力,进而实现“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近年来不在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已初步搭建起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架构,在全球竞争中彰显了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更大贡献。记者了解到,今年,除继续推进已有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贯标、运营等工作外,我国还将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并出台强企建设实施方案,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通过实施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看来,伴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实力、成功“走出去”,知识产权助力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知识产权优势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企业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挺立在国际产业竞争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