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进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市场环境。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专利维权意识也明显提升,有效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创新主体在专利维权方面尚存在不足和问题。作为广州知识产权的一名工作人员,笔者以广州市专利维权工作实践为例,探究创新主体专利维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专利维权遭遇七大难题
目前,广州市创新主体专利维权工作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难题。
一是对专利制度掌握和运用不足。目前,许多创新主体只停留在提交专利申请层面,对专利分析、专利预警、实施专利战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欠缺,不能熟练运用专利保护的策略,导致维权难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主动维权意识不强。一般情况下,对于假冒专利,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主动查处;而对专利侵权,有些创新主体缺乏主动维权意识,以致带来经济损失。
三是维权策略不当导致维权效果不佳。专利侵权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些侵权产品只做批发不零售,有些仅供出口不内销,这些情况都给维权增加了难度。
四是自身专利质量不高导致维权困难。个别创新主体提交专利申请的质量不高,发明专利申请比较少,有些即便是发明专利,但技术含量不高,有些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存在问题,也给创新主体日后维权带来了困难与风险。
五是专利与标准结合意识不强,导致无法维权。有些创新主体主导和参与制订了多项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等,将自己的技术或专利编制在标准中,导致了有些技术过早公开,被行业内其他企业无偿使用,收不到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费。
六是维权途径比较单一,导致维权成功率不高。大多数创新主体在运用民事诉讼或行政投诉程序进行维权时,很少结合律师函、海关备案、仲裁、行业协会调解等多种法律途径,没有制定系统化的维权方案,造成维权成功率较低。
七是海外防范意识薄弱。由于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专利保护对于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作用,在进入国际市场前既不检索自己的专利是否有侵权的风险,也不进行海外专利布局,一旦遭遇涉外专利纠纷,就会措手不及。
专利维权寻求四大对策
针对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笔者对广州市创新主体专利维权提出四项对策。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专利管理制度。专利管理制度是提高专利保护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作为创新主体,企业应以贯标为契机,根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需要,力主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据了解,近年来,广州市的创新主体十分重视贯标工作,通过企业贯标,逐步形成了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
二是要掌握并运用维权策略。要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从战略高度管理知识产权。注重把握好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两条主线,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保驾护航。司法保护方面,全国三个知识产权法院之一落户广州,为广州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广州法院的收案量占到全国的近1/12,许多全国普遍关注、社会影响较大的知识产权案例均来源于广州法院。目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推行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负责制、司法责任制等审判运行机制改革措施,在技术调查官、专家证人等方面积极探索,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断提升。行政保护方面,目前,广州市已经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全国样板,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已经形成,为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维权的便利。
三是要不断提高创新水平。专利维权的根本之策,还是在于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既要在研发前做好专利信息分析,防止侵权和无效研发等潜在风险;又要在研发中注重专利挖掘,做好专利布局;还要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并保持法律状态稳定。近年来,广州市创新主体纷纷加大专利运营投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专利权利体系和专利攻防策略,通过专利转化运用实现其经济价值,从而在专利维权中赢得主动。
四是要建设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新主体应通过多种形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建立协会联盟保护等手段,除具有简便、高效、经济、灵活等特点外,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中,还能促进当事人之间互谅互让和友好合作,为创新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已在20多个行业协会和展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部和开展建部试点工作,并与广州海关、黄埔海关携手推动和指导13家行业协会成立了广州地区行业协会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联盟,这是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治理格局的创新与探索,将有助于提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进出口贸易的支持力度。
总之,切实提升创新主体的专利维权意识和能力,对其增强市场竞争力、助力地方经济创新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