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专利_济宁发明专利_济宁实用新型专利_济宁申请专利_济宁专利代理_济宁专利事务所_济宁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高校专利转化的积极程度,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深层次影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创造数量不断增长,但专利转化效率较低,许多科研资源和知识产权成果闲置浪费,使得高校科研工作服务创新发展大局作用发挥不充分。
“《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4.6年,明显低于全国6.9年的平均水平,说明高校专利整体稳定性不高,难以吸引经营主体进行专利转化。”郑家建介绍,今年全国两会上,民进中央党派提案《关于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政策体系更好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提案》由郑家建牵头调研,他发现,高校专利和市场需求不匹配是掣肘专利转化的突出问题。高校科研人员在完成课题过程中缺乏实践调研,导致成果难以匹配市场需求。此外,专利转化服务能力不足,专利评估、定价困难等问题都影响着专利转化效率。
“高校和教师创新成果转化的意愿都不够强烈。”郑家建分析,专利申请与授权是高校绩效考核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专利转化情况并不直接影响考核分数,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对专利转化的关注度不高。要想解决转化动力问题,首先应健全完善科技成果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方法,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开展多层次的差别化评价。其次,应深化职务发明赋权改革,健全职务发明信息披露和争议解决制度。最后,还应实施高校科研人员分类学术评价机制,完善决策容错机制,为高校专利转化“松绑”。
为解决高校专利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郑家建建议,应重视专利转化相关的科技、财政、税收、审计政策协同,实现全方位信息共享和政策衔接,形成推动政策落地的合力。以科技成果信息库为突破点,建立集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专利评价、项目融资、专家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此外,还应建立多元化市场化运营专业服务机构,由技术经理人辅助发明人转化专利并加强专利转化追踪,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专利转化规律的金融支持模式。(本报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