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专利 济宁专利申请 济宁专利代理济宁实用新型专利济宁发明专利 济宁申请专利 济宁专利事务所: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济宁分公司欢迎您!
济宁专利 10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知识产权这十年”专题新闻发布会暨国家知识产权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到,截至2022年9月,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个月,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提前完成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的审查周期压减目标任务。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提到,加大减费降税力度,切实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十年来累计减免专利、商标收费1262.8亿元。
这十年,知识产权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更加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十年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民法典确立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重大法律原则。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完成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与司法部联合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统筹推进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各项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2021年的80.61分,提高了17分,进步巨大。截至2022年9月,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个月,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提前完成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的审查周期压减目标任务。专利商标申请实现证书“电来电往”,公告公报信息实现“掌上查询”,首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集中发布,为市场主体享受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提供了指引。
这十年,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创造更加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十年来,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2012年至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5.3万件,年均增长13.8%,累计注册商标3556.3万件,年均增长25.5%。截至2022年9月,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8.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315.4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152.3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5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92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5.9万件。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2席,科技创新更加活跃。
一是深化简政放权。在专利、商标申请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优先审查、快速审查等多样化审查机制,改进审查流程,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智能化支撑,在压减审查周期中不断取得突破。刚才胡局长也介绍了我们已经提前完成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的审查周期压减目标。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4个月,我国专利、商标审查效率均跻身相同审查制度下的国际前列。通过网上核验、告知承诺等方式,取消电子用户注册、质押登记等环节的多项证明材料,十年来累计减少证明材料约2900万份。加大减费降税力度,切实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十年来累计减免专利、商标收费1262.8亿元。
二是创新公正监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对违法违规代理行为的失信惩戒。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取消对专利和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坚决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有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强化平台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电商平台专利权评价报告共享试点,累计共享核验评价报告约8万份,处置权利备案争议和纠纷1400余件,推动平台更好履行主体责任。
三是优化服务水平。实现专利、商标注册申请“全程网办”,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较2012年分别增长17.2和39.3个百分点,达到99.1%和99.5%。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一窗通办”覆盖所有省份,专利代办处数量十年来增长至34个,地方商标受理窗口自2016年设立以来增长至309个。全国层面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同源发布、清单管理,服务标准化、均等性水平显著提升。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围绕专利分析预警、商标品牌运用等,累计服务中小企业120余万次,为创新创业活动提速赋能。更大范围开展专利、商标远程审理和巡回审理,疫情期间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专利复审无效、商标异议评审决定文书实现全增量公开,十年来累计公开专利复审无效决定17.6万件、商标文书153万件。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数据资源供给,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基础数据开放种类增至44种,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这十年,知识产权服务对外开放更加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十年来,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持续深化。我们成功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近距离为中国用户提供国际体系相关服务。推动第一个在中国签署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正式生效,加入了《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和《马拉喀什条约》,成为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坚定维护者、重要参与者和积极建设者。成功签署《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推动实现中欧之间244个地理标志产品的互认互保。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和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深度参与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不断强化与东盟、非洲和拉美地区知识产权交流,稳步拓展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将知识产权助力脱贫攻坚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结合,支持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中国知识产权“朋友圈”不断壮大。
这十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十年来,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力度全面加强、文化环境持续改善。2018年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新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集中统一管理以及专利、商标的综合执法,管理效能大幅提高,知识产权与质量管理、标准化、反垄断、药品监管等工作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布局建设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天津、四川等6个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指导建设广州、上海、重庆、济南、郑州等5个地方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专利、商标审查员总数近2万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已达70余万人,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人数达6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增加“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类别。国家层面的经济职称系列中增设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新设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学位。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设计博览会等知识产权品牌活动定期举办。《中国专利》《国之利器》《缘来桑植》等展示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实践的优秀作品,《郑成思知识产权文集》《知识产权经典译丛》等理论书籍相继推出,推动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