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济宁专利申请
许可是专利得以运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充分体现专利权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笔者对2017年至2021年备案的医药制造业专利许可情况进行检索分析,近距离观察行业发展及专利许可情况。
专利许可活跃
2017年至2021年间医药制造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涉及专利共1075件,其中2021年数量最多,为383件。这些专利的申请人里,来自公司的专利为626件,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为369件,来自医院的专利为21件。这些专利中,有71件专利同时获得了质押融资。可见,在医药制造业中,企业是专利许可的主要来源,高校科研院所也正努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不仅如此,医院也加入了专利许可的浪潮。例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自己的多件涉及吸氧面罩、一次性胃镜防护装置、心脏卡线器、引流管固定腹带等外科器械的专利许可给相关领域的医疗设备公司,发挥了医院针对临床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器械创新的作用,极大改善了相关设备的应用性能。
在具体技术领域中,最主要的专利实施许可来自传统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癌症研究及外科器械领域。在传统医学领域中,贵州中医药大学有多件涉及治疗癌性疼痛的专利被许可给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以在临床中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在基因检测领域,上海迈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将其有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基因检测方法的4件专利许可给2021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孵化。
实现创新价值
此前,国内的医药制造企业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专利许可是技术开发路径之一,实力稍强的医药企业通常也会与国外企业共同研发。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兴起创新浪潮,不断加大新药研发力度,从仿制转向创新、从本土走向全球,尤其在创新药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研发实力的创新药企,这些创新药企也正在逐步将专利许可给国外企业以实现其知识产权价值。
随着我国药企研发实力和国产创新药全球竞争力逐步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本土创新型企业已经在部分细分技术领域拔得头筹。据麦肯锡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率于2018年达到8%,成功跻身第二梯队前列,成为全球医药研发版图上的新力量。
肿瘤疗法是中国药企目前攻克的主要方向。PD-1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在PD-1单克隆抗体方面,近年来的专利许可项目包括恒瑞医药将专利许可给美国因塞特医疗公司。
抗体偶联物(ADC)是新兴的靶向治疗药物,吸引了众多药企布局。由于结构复杂,其制造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前研究等都比普通抗体药物复杂,其开发难度亦远高于一般的抗体药物。在ADC领域,近年来的专利许可项目包括荣昌生物将专利许可给西雅图基因,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将专利许可给美国药企默沙东等。
在靶向治疗药物的另一个技术分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上,专利许可项目包括普瑞金生物将专利许可给印度瑞迪博士公司等。
在治疗糖尿病领域,杭州中美华东制药公司将其GLP-1R受体激动剂TTP273相关专利许可给韩国株式会社大熊制药(Daewon),锐格医药将其GLP-1R靶点RGT-075相关专利许可给礼来制药。
在基因检测领域,阅尔基因将其有关抑制探针置换扩增(BDA)技术的专利许可给全球测序巨头牛津纳米孔公司。
除此之外,在BTK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领域也均有我国创新药企对海外公司的专利许可实例。
助力持续研发
一款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审批上市等诸多环节。而高昂的研发费用、漫长的研发周期经常成为掣肘药物研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产品尚未上市实现盈利时,将专利对外许可以实现资金回笼,助力技术持续创新。
2016年,复旦大学将其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的专利许可给美国沪亚公司。IDO是催化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代谢的首个限速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肿瘤的病理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复旦大学的杨青教授团队2006年就在国内率先开展IDO抑制剂新药研发,历经十余年终于研发成功,该有关N-苄基色胺酮衍生物的IDO抑制剂的专利还于2021年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银奖。在将上述专利许可给沪亚公司获得费用之后,杨青教授团队又在IDO抑制剂的基础上,继续研发了N-苄基色胺酮类衍生物作为色氨酸双加氧酶抑制剂的技术,实现了持续研发的良性循环。(马美娟)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